涂杨雄飞,男,学院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2024-2025学年,他以4.475的平均学分绩点稳居专业前列,综合测评与绩点排名双双位列专业第一。在学术科研、创新创业、文体发展、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开花,不仅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高教主赛道两项国家金奖,还发表学术论文3篇(含1篇SCI一区),参编“十四五”规划教材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受理3项、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作为负责人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等多项荣誉,用实干与坚守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进篇章。
(图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上图第一排左1为涂杨雄飞)
01矢志竞赛,打破壁垒创佳绩
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涂杨雄飞始终以跨学科融合为突破点,将人文社科的专业视角融入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文科生在硬核科技项目中的独特价值。作为成人电影 学生,他主动打破学科界限,积极投身交叉领域探索,加入创业学院新材料梦工场,在实践中锤炼双创精神。
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他深度参与艺术与设计学院“壹心制造——民族文化球鞋定制者”项目的核心工作,从项目构思完善到落地推进,历经6个月的日夜打磨与全力备战,最终助力该项目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家金奖。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本科生,他凭借扎实的综合能力跻身材料学院核心项目“御磁科技——特高磁导率薄膜吸波材料的开拓者与引领者”团队。在与研究生同台竞技的高教主赛道中,他直面国家“卡脖子”技术难题,主动承担专利撰写等关键工作,成功助力项目摘得该赛事高教主赛道国家金奖,期间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两项国家级金奖加身,让他成为全校同届大赛中唯一双揽国家级最高荣誉的本科生。这段竞赛经历不仅磨砺了他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与实战本领,更坚定了他用人文情怀服务社会、以创新驱动文化传播的理想信念。
(图2-参与科研项目)
02锐意创新,深耕科研攀高峰
在学术科研领域,涂杨雄飞同样展现出极强的钻研精神与探索能力。他积极投身省部级重要课题《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学会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工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系统锤炼了扎实的科研基本功。
作为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申报的《陶铸芯基——陶瓷零部件国产化的领航者》成功获得省级大创项目立项。基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他主导设计的“一种氮化铝陶瓷基板烘干设备”顺利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已进入公开实审阶段。
在论文发表与教材编写方面,他成果颇丰:以第二作者身份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发表论文《The representation of 'America' in 21st-century immigrant literature under literary self-awareness》;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世界文学评论》发表《“梦境”何以成为文学母题?——以〈南柯太守传〉〈环形废墟〉为中心》;以第二作者身份在《阴山学刊》发表《文本与他者:数字面具的生成与流变》。此外,他还参与编写了学校“十四五”规划教材《欧美经典文学作品导读》《沟通表达》,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切实的学术成果,为专业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图3-团队成员研讨)
03勤学笃行,全面发展作标杆
自入学以来,涂杨雄飞始终秉持“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校训精神,在专业学习中刻苦钻研,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2024—2025学年,他的平均学分绩点和综合测评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成功斩获国家奖学金与校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求学期间,他主修课程无一门不及格,顺利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用扎实的学业表现展现了持续进步的学习能力,成为班级同学公认的学习榜样。
作为班级文体委员,他始终秉持服务集体的理念,积极策划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有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同学中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他深知新时代青年需具备多元能力,因此在兼顾学业与科研的同时,积极拓展兴趣领域:在文艺方面,他加入学院合唱团,在校级“金秋杯”比赛中与团队成员携手为学院赢得荣誉;在体育领域,他历经严格考核顺利通过中国羽毛球协会的评定,获得国家二级裁判员资格,还在2025VICTOR羽毛球双打混合团体邀请赛中跻身全省32强。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牢记集体荣誉,主动加入年级“语伴同行”四级帮扶学习小组,针对两名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耐心分享学习方法、制定针对性复习计划,最终成功帮助他们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互助友爱的担当精神。
(图4-参与体育活动)
从跨学科竞赛的突破,到科研项目的深耕,再到班级里的互助担当,涂杨雄飞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且坚定。未来,他计划继续打磨竞赛积累的实践经验,完善在研专利与论文的细节;同时也以更热忱的姿态传递向上力量,在班级里多分享学业与科研心得,带动身边同学一起进步。在汉语国际教育与人文创新的道路上,他会始终以“厚德博学,追求卓越”为准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本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成长篇章。
供稿:涂杨雄飞
编辑:刘馨逸、开赛尔江
审核:靳敏、张梦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