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9月12日,为进一步帮助2025级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身份角色的转变,更好地投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长,学院组织开展了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学院聚焦“环境适应、成长发展、和谐导学、网络文化、价值引领”等五大主题,设计了“研途有爱、研途有为、研途有光、研途有声”等四个主题的10余项活动,邀请了学校保卫处、心理健康中心、校医院、图书馆等多个单位的老师与同学们面对面互动交流。学院研究生辅导员、2025级全日制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研途有光·价值引领篇
9月11日下午,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志峰教授为同学们主讲了以“铸学术品格 做诚信学人”为主题的学术诚信暨学风道德专题讲座。他以“扣子”为喻,提醒研究生要“系好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粒扣子”,强调了研究过程中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相联系,反映着研究者的品位和境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术训练应当重视有关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专题教育。在结语中,他送给研究生三个词“忠诚”“虔诚”与“热诚”,号召同学们忠诚于自身学术思想,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项学术工作,以炽热情怀投身科研探索。同学们现场学习并签订了《成人电影 研究生学术诚信承诺书》。
9月11日下午,学校研究生讲师团成员周佳玲以“文化为了人民、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宣讲活动。她带领大家回顾了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分享了蒲剧皇后武俊英创俊英腔的故事、韩月琴开创“庄河剪纸”新时代的故事以及陈英华传承苏绣的故事,以案例的形式彰显人民是文化的传承者。
9月10日上午,学院学生兼职辅导员于瑾围绕党员发展流程与研究生党员先锋行动方案进行了深入宣讲,详细介绍了党团组织的基本情况、党员发展的基本程序及标准条件。她特别强调,入党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要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靠拢。
研途有爱·环境适应篇
9月9日上午,学校保卫处治安科易军老师和学校水电服务中心王楚楠老师分别围绕“校园安全”与“水电节能”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易军老师重点聚焦校园电信诈骗问题,结合多起高校真实案例,揭示了电信诈骗“受害范围广、手段隐蔽多样”的特点,提醒新生警惕网络兼职、冒充熟人、虚假中奖等常见诈骗陷阱,切勿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或点击不明链接。针对盗窃、斗殴等校园常见治安案件,详细讲解了防范方法,告知了学校保卫处与马房山派出所求助电话,号召新生牢记紧急求助渠道,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
王楚楠老师围绕校园水电安全和节能知识展开讲解。他结合供应数据,清晰介绍了学校水电设施布局、运维流程与资源分配情况,重点强调宿舍用电安全,警示私拉乱接电线、违规充电等行为的危害,分享了实用的水电节能办法,详细介绍了校园物业线上线下报修办法与流程,助力新生快速解决水电使用问题。
9月9日下午,校医院王辉副院长、心理健康中心唐光蓉老师分别为同学们主讲了身心健康专题讲座。
王辉副院长介绍了校医院科室设置、医护团队及诊疗时间,明确了各院区就诊安排;详解了大学生医保、补充商业保险报销流程与健康导师制度,指导新生熟悉就医环节;结合校园环境,讲解了基孔肯雅热、流感、肺结核等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强调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告知了HPV疫苗等预约接种方式。
唐光蓉老师聚焦研究生常见的导学关系难题,结合案例分析导学关系中的沟通误区,建议新生主动与导师交流;引导大家树立健康恋爱观,传授了情感矛盾处理方法;鼓励同学们以合作共赢为原则,营造积极学术氛围。同时,她还介绍了校内心理咨询服务的预约方式、服务时间及保密原则,为新生提供心理支持指引。
研途有为·成长发展篇
9月10日上午,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首期研学讲堂有序开展,学院研会、科协负责人陆智、郭鲁璇分别就学院研究生学生组织的架构设置、职责分工、年度工作、特色品牌活动等作了系统介绍,覆盖了新生关心的组织参与、活动选择等关键问题,为研究生新生开启多彩的研学生活提供实用参考。
辅导员张梦贤以“实践成长赋能”和“行为规范立身”为主题,为研究生新生梳理了研究生阶段的发展路径和行为规范。他介绍了覆盖学校、学院、年级三级的实践岗位体系,鼓励新生结合兴趣与发展需求参与,在具体事务中打磨统筹协调、沟通协作能力;围绕“以规范筑牢根基”解读了研究生规章制度,针对请销假、谈心谈话、奖助学金评定等事项逐一说明,强调研究生注重言行规范的重要性,重点针对网络言行,提醒同学们坚决抵制不当言论,在明晰规范、锤炼能力中树立良好形象,争做新时代堪当时代使命的有为青年。
9月10日上午,“研途・青锋”朋辈榜样专题分享活动举行,黄戈煜、金晨宇、张媚娟、罗丽婷等结合自身经历,从学生工作、党建引领、科研竞赛、志愿服务四大维度分享了成长体会与发展经验。优秀榜样的经历,为同学们提供了现实参考,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清了研途方向。
9月11日上午,图书馆参考咨询部杨尚悦和中国知网工作人员操亚萍为同学们分享了图书馆与数据库资源使用指南、讲解了AI赋能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技巧。
杨尚悦老师以“书香识库,沿途启航”为主题,聚焦学校图书馆资源体系的核心价值与服务优势,向同学们介绍学校四大图书馆的地理位置、馆藏分布、借阅服务以及论文检测、科技查新等个性化定制服务,为大家搭建起认知图书馆、运用学术资源的桥梁。她结合实际案例拆解具体步骤,帮助大家解决了在文献获取、服务申请等方面的困惑,为后续科研与学习提供了实用的资源支持保障。
操亚萍老师以“AI赋能研究生学术科研”为主题展开分享,详细介绍了如何在知网研学平台运用AI技术精准搜索文献、智能管理文献、梳理文献脉络以及借助AI辅助提升论文写作效率。现场通过“操作演示+实际跟练”的形式,让同学们直观感受AI技术为学术研究带来的便捷,为其进行学术科研创作开辟了新路径。
9月12日上午,学院副院长吴露、研工办主任吴兰平为同学们主讲了开学第一课。吴露副院长就研究生新生入学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重点强调,内容涵盖学籍注册、医疗保险、奖学金评定政策、宿舍安全管理等日常事务。她通过列举实例,特别提醒同学们容易疏忽的环节,提醒同学们增强规则意识,遵守校纪校规以保障权益。她还着重介绍学院为研究生提供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学术数据库、就业指导等支持资源,引导新生充分利用学校平台资源助力学术研究和全面发展。吴露副院长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要转变思维,主动深度学习。尽快从本科生知识接受模式转变为研究生知识探索与创造模式,积极与导师沟通、融入科研团队;二是要做好学业规划,明确阶段目标。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广泛阅读文献、参与学术活动,稳步推进研究计划;三是要保持身心健康,平衡学习生活。鼓励同学们在刻苦钻研之余,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学会压力管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研工办吴兰平老师就研究生教学管理系统使用进行了培训。吴老师通过现场投屏演示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登录流程,详细讲解了选课、课程表查询、成绩管理、培养计划制定与提交、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申请等核心功能模块。
针对研究生学分要求、课程选修注意事项、培养方案个性化制定等关键问题,吴老师结合专业特点给出了操作建议与提示,特别提醒同学们务必密切关注系统通知公告,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各项操作,避免错过重要事宜。
研途有声·网络文化篇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学院还将陆续开展我与导师的第一次合影打卡、交心谈心活动,组织“新生·新声”主题征文、“强思想·迎新生”主题党日活动、“导师我想对你说”网文评选、行业榜样主题采访等系列网络文化活动,帮助同学们在分享入学的点滴心得与美好期许中传递正能量、实现更好的成长发展。
一直以来,学院始终以“厚植人文底蕴、培育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从“思想铸魂、学术启航、生活暖心、发展护航”等多个维度,精心构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让新生自报到起便能融入“学术共研、成长共进、价值共识”的学院氛围,助力新生卓越成长。未来,学院将严格落实研究生思政工作要求,通过沉浸式交流对话与身心体验,持续深化学院、导师与新生的联结,助力新生在研途上稳步前行、向阳生长。
供稿:学院研究生会
编辑:张梦贤
审核:靳敏